在我們所廣知的基督教以及天主教會當中,傳唱的傳統合唱聖歌,多半為中世紀所傳唱的經文,而經文所使用的語言皆為拉丁語;在這其中,最為知名且古老的聖歌為先前我們曾介紹過的「葛利果聖歌(Gregorian Chant)」。 然而,隨著印刷術由中國傳至西方國家,教廷專制的歐洲大陸隨之趨近於開放,並且隨著宗教革命作為推手以及宮廷、宗教音樂創作上的轉變,因而演變成了使用各地區的方言(也就是現在熟知的各國語言)以及曲式作為聖樂的歌詞創作。 今天,我們要介紹給各位朋友的一位聖樂作曲家,叫做John Rutter(約翰·盧特,1945年9月24日~迄今)。 John Rutter是英國近代最為知名的合唱作曲暨編曲家之一,他以編寫聖樂、讚美詩以及聖誕歌曲聞名。 而他的作品,因著他將自己最虔誠的信仰融入音樂之中,與其他的宗教合唱作品不同,在莊嚴中帶有著活力與喜悅,絲毫不會讓人覺得古板、過時,保有著寂靜的明亮。 今天,想我們一起分享以下這首“For the Beauty of the Earth”,感受John Rutter這首代表作在聖保羅大教堂當中演出的那份喜悅與祥和。 Share this:更多Tweet電子郵件請按讚:喜歡 正在載入... 相關
以合唱聖樂讚嘆世界的近代作曲家——John Rutter(約翰·盧特)
在我們所廣知的基督教以及天主教會當中,傳唱的傳統合唱聖歌,多半為中世紀所傳唱的經文,而經文所使用的語言皆為拉丁語;在這其中,最為知名且古老的聖歌為先前我們曾介紹過的「葛利果聖歌(Gregorian Chant)」。
然而,隨著印刷術由中國傳至西方國家,教廷專制的歐洲大陸隨之趨近於開放,並且隨著宗教革命作為推手以及宮廷、宗教音樂創作上的轉變,因而演變成了使用各地區的方言(也就是現在熟知的各國語言)以及曲式作為聖樂的歌詞創作。
今天,我們要介紹給各位朋友的一位聖樂作曲家,叫做John Rutter(約翰·盧特,1945年9月24日~迄今)。
John Rutter是英國近代最為知名的合唱作曲暨編曲家之一,他以編寫聖樂、讚美詩以及聖誕歌曲聞名。
而他的作品,因著他將自己最虔誠的信仰融入音樂之中,與其他的宗教合唱作品不同,在莊嚴中帶有著活力與喜悅,絲毫不會讓人覺得古板、過時,保有著寂靜的明亮。
今天,想我們一起分享以下這首“For the Beauty of the Earth”,感受John Rutter這首代表作在聖保羅大教堂當中演出的那份喜悅與祥和。
Share this:
請按讚:
相關
Related Posts
畢生以「本源」為創作的當代音樂薩滿——維立歐.托魯米斯 (Veljo Tormis)
維立歐.托魯米斯(Veljo Tormis,1930/8/7~2017/1/21,享壽86歲),為愛沙尼亞當代作曲家,也是愛沙尼亞在脫離蘇聯的革命運動當中,十分 …
Share this:
請按讚:
水晶缽演奏大師、聲音療癒師、聲音煉金師於一身的牧野持侑(Jun Makino)
牧野持侑為國際知名的水晶缽演奏大師,發明水晶缽的Crystal Tones公司稱他為「水晶缽演奏大師」和「聲音煉金師」,是水晶缽演奏者的先驅,並且將水晶缽與器樂 …
Share this:
請按讚:
聲音療癒對臺灣社會的重要性:以表達性藝術出發作為生活釋放
「表達性藝術」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,卻也是在各個層面最為被忽略的區塊,它的範圍非常廣泛,不需要任何傑出卓越的天份或技能,擁有著多元的變化,是幫助我們於生活各層面紓壓的最佳良藥。
Share this:
請按讚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