若還沒閱讀過本系列的前幾篇文章,請參考: 人聲與免疫力(一):哼唱抗疫 人聲與免疫力(二):哼哼唱唱益處多——刺激退黑激素、釋放壓力…… 人聲與免疫力(三):如何進行強大的意識哼唱 「人聲與免疫力」這系列專題從第一篇寫到了第三篇,已經過了半年。(譯按:原文第一篇係於2020年4月27日發表)這系列的專題著重於如何以意識哼唱提升我們的免疫系統,而這個領域相關的內容很廣,也相信大家也閱讀了前三篇文章,特別是第三篇文章講了「意識哼唱」的10個步驟,因此,在這篇文章當中,我們將要更進一步的進入哼唱的世界。 接下來,我會更深入、具體地針對意識哼唱進行更多的探討——所謂「意識哼唱(Cconcious Humming)」,指的是真的將我們的意識、覺知集中在哼唱這件事情上——而這也包含了呼吸、專注意圖(注意力和意識)與共振。在我們所寫的《哼唱效應》(”The Humming Effect“)這本書當中,我將這三點(譯按:呼吸、專注意圖、共振)個別提出為三個章節進行討論;而在這篇文章當中,我會簡短地針對這三點進行說明,倘若希望能夠更了解的話,歡迎閱讀《哼唱效應》(”The Humming Effect“)這本書。 在哼唱時,「深呼吸」是非常重要的——呼吸就是聲音,亦是生命;而所謂「腹式呼吸(diaphragmatic breathing)」,只的就是將空氣緩慢、深吸到橫隔膜,這樣可以幫助吸入的空氣延展至全身(譯按:還可以幫助全身放鬆),是一項全身性的運動,而且可以幫助身體達到治癒性的效果。(譯按:身體有問題還是必需要先尋求醫療進行診斷評估,以免延誤最佳就醫時期)印度的瑜珈調息(Pranayama,在一般瑜珈課程當中統稱作「呼吸法」),便是透過呼吸繼而感受並研究生命的能量;而這邊所提到的腹式呼吸,真的非常重要,且在意識哼唱當中是必備的,大家其實可以找到許多書籍或是影片資源作為參考——它真的非常簡單,只要緩慢地深呼吸,就可以幫助降低新綠和血壓,並且增加細胞內的氧氣,不僅只是如此而已,這更是幫助「紓壓」的關鍵。 「意念/意圖(Intention)」,指的是我們所發出的聲音背後的能量。當我們發出聲音的時候,我們可以將自己的意識、意念投注到聲音當中。 多年前,我創造了一個公式(formula):「頻率+意圖=療癒(Frequency + Intent = Healing)」——這代表著我們所發出的聲音(譯按:無論是歌唱或演奏樂器),以及在演奏或演唱同時內心的意圖(譯按:初心或者想法甚至是雜念)都是非常重要到足以影響整體的。 我們這邊提到所謂「意念/意圖(Intent)」,也可以換作觀想(Visualization)。 我還創造了和上述類似的另一個公式:「發聲+觀想=顯化(Vocalization + Visualization = Manifestation)」。 我認為,在究竟的層面上,意圖、觀想以及信念(belief)基本上是非常相近的。在我的《療癒之聲療癒之聲:探索諧音共鳴的力量》(Healing Sounds)一書當中(譯按:本書有中文版,有興趣可參考連結)提出了假設,認為前述將聲音加入了觀想或意圖/意念,很可能就是許多傳統神聖儀式將聲音運用於其中的基本要素。 當你在練習哼唱的時候,可以開始試著在自己所發出的聲音當中加入不同的意念。 想運用聲音對於身體的某個特定部位進行共振嗎? 在發出任何聲音以前,先做幾次的深呼吸,然後設定你的意念後,將這個意念帶入你所發出的聲音之中——若你想要透過哼唱共振你的大腦,便將這個意念集中在你的聲音之中;若是想要透過哼唱共振你的喉嚨或胸腔,便將這個意念投射於聲音之中(譯按:依此類推)。 在運用意念進行哼唱的時候,不斷地覺察意念哼唱對身體共振前後的效果——可以運用一樣的音高但置入不同的意念,也會有非常不一樣的效果;甚至可以在進行的時候改變音高——這一切取決於看你要如何運用。 諧音(Resonance)指的是一種頻率或音高,以及與我們相共振的聲音。改變我們所發出的音高,會影響聲音在我們身體當中共振的部位——越低的音,與高音比起來,通常會振動的部位比較會是下半身。只要在音高(pitch)上進行微小的變化,就可以影響到整體的共鳴。我們每個人所習慣(或使用)的音高基本上是不太一樣的,因此,以不同的音高進行實驗去找到自己感到最有共鳴的音高,會是最適合也最能夠與身體相共振的——當音高與意圖相結合時,這兩者在哼唱上所加乘出來的聲響,是最能夠影響你自己的。 記住,在哼唱時雙唇是閉合著的,若是雙唇微張或開口唱(譯按:那就不是哼唱humming了),一些能量會從嘴中散外面而不會留於體內;因此,為了達到最好的共振,請務必在哼唱時閉合雙唇。 若是要有多一點鼻腔共鳴的哼唱——讓鼻竇多一些共振的話,讓我們以多一點鼻音的方式去發出聲音——用「ㄏㄣ(HNNN)」發聲(譯按:將共鳴點放到鼻腔);若換成用之前的「ㄏㄥ(HMMM)」,會感覺到共振是在身體比較低的部位——大概在喉嚨或胸腔的部分——不管是哪一種都很好,一切取決於自己想要什麼樣的共振與效果。而針對鼻腔共鳴的部分,另外可以在哼唱的時候,試試看將舌頭頂至上顎,以及將舌頭平放兩者之間的差別。 而當你將「呼吸、意念與諧音共振」這一切要素運一起用在聲音當中時,即會有非常震撼的體驗。 記住,當你在哼唱上練習得次數越多,在轉化的體驗上就會越加地深刻——建議你,每天可以花至少5分鐘的時間進行哼唱的練習。 請務必回去閱讀前3篇文章(譯按:本文最前面已為大家整理出前三篇文章的連結,可以直接點入閱讀),文章當中有許多非常棒的資訊,即便我只是略提了哼唱方面的許多益處——當你發掘得越多,獲得的驚喜也就越多——若是想要透過哼唱共振鼻腔製造一氧化氮(Nitric Oxide)或產生退黑激素(Melatonin)時,覺察自己當下的頻率與意圖;若是想要體驗深度的放鬆(deep relaxation)和紓壓(stress reduction),可以試試看將結合各個不同的共鳴點與意念來進行。 我相信,這篇文章對於大家在「意識哼唱(Conscious Humming)」上會有不錯的幫助,尤其是在現下的時局,像這樣的的練習是非常重要的,同時也是終生可以運用的,至少對我來說是這樣的。 下一篇文章「迷走神經調頻」,我們將要來探討「迷走神經(vagus nerve)」對於我們的健康與聲音之間的關係和重要性。 原文作者:Jonathan Goldman(強納森・高曼)/翻譯:劉偉菁(傾・聽・心・聲 Healing Good Music) 本文由美國Jonathan Goldman’s Healing Sound授權「傾・聽・心・聲」翻譯,原文請見「Healing Sound官網」;如需轉載,敬請註明出處、原著者與譯者。 *特別聲明:傾・聽・心・聲(Healing Good Music)所翻譯、撰寫與發表之文章,不代表任何醫療立場,亦不鼓勵民眾於病痛之時不尋求正當醫療管道,水晶缽、水晶豎琴乃樂器而非醫療儀器,不可藉以取代專業醫療;此外,「聲音療癒」係自我的探索及身心釋放的輔助管道,不可完全取代醫療;如有相關需求,請務必尋求醫療管道,以免耽誤就醫。 Share this:更多Tweet電子郵件請按讚:喜歡 正在載入... 相關
人聲與免疫力(四):呼吸、意念與諧音共振
若還沒閱讀過本系列的前幾篇文章,請參考:
「人聲與免疫力」這系列專題從第一篇寫到了第三篇,已經過了半年。(譯按:原文第一篇係於2020年4月27日發表)這系列的專題著重於如何以意識哼唱提升我們的免疫系統,而這個領域相關的內容很廣,也相信大家也閱讀了前三篇文章,特別是第三篇文章講了「意識哼唱」的10個步驟,因此,在這篇文章當中,我們將要更進一步的進入哼唱的世界。
接下來,我會更深入、具體地針對意識哼唱進行更多的探討——所謂「意識哼唱(Cconcious Humming)」,指的是真的將我們的意識、覺知集中在哼唱這件事情上——而這也包含了呼吸、專注意圖(注意力和意識)與共振。在我們所寫的《哼唱效應》(”The Humming Effect“)這本書當中,我將這三點(譯按:呼吸、專注意圖、共振)個別提出為三個章節進行討論;而在這篇文章當中,我會簡短地針對這三點進行說明,倘若希望能夠更了解的話,歡迎閱讀《哼唱效應》(”The Humming Effect“)這本書。
在哼唱時,「深呼吸」是非常重要的——呼吸就是聲音,亦是生命;而所謂「腹式呼吸(diaphragmatic breathing)」,只的就是將空氣緩慢、深吸到橫隔膜,這樣可以幫助吸入的空氣延展至全身(譯按:還可以幫助全身放鬆),是一項全身性的運動,而且可以幫助身體達到治癒性的效果。(譯按:身體有問題還是必需要先尋求醫療進行診斷評估,以免延誤最佳就醫時期)印度的瑜珈調息(Pranayama,在一般瑜珈課程當中統稱作「呼吸法」),便是透過呼吸繼而感受並研究生命的能量;而這邊所提到的腹式呼吸,真的非常重要,且在意識哼唱當中是必備的,大家其實可以找到許多書籍或是影片資源作為參考——它真的非常簡單,只要緩慢地深呼吸,就可以幫助降低新綠和血壓,並且增加細胞內的氧氣,不僅只是如此而已,這更是幫助「紓壓」的關鍵。
「意念/意圖(Intention)」,指的是我們所發出的聲音背後的能量。當我們發出聲音的時候,我們可以將自己的意識、意念投注到聲音當中。
多年前,我創造了一個公式(formula):「頻率+意圖=療癒(Frequency + Intent = Healing)」——這代表著我們所發出的聲音(譯按:無論是歌唱或演奏樂器),以及在演奏或演唱同時內心的意圖(譯按:初心或者想法甚至是雜念)都是非常重要到足以影響整體的。
我們這邊提到所謂「意念/意圖(Intent)」,也可以換作觀想(Visualization)。
我還創造了和上述類似的另一個公式:「發聲+觀想=顯化(Vocalization + Visualization = Manifestation)」。
我認為,在究竟的層面上,意圖、觀想以及信念(belief)基本上是非常相近的。在我的《療癒之聲療癒之聲:探索諧音共鳴的力量》(Healing Sounds)一書當中(譯按:本書有中文版,有興趣可參考連結)提出了假設,認為前述將聲音加入了觀想或意圖/意念,很可能就是許多傳統神聖儀式將聲音運用於其中的基本要素。
當你在練習哼唱的時候,可以開始試著在自己所發出的聲音當中加入不同的意念。
想運用聲音對於身體的某個特定部位進行共振嗎?
在發出任何聲音以前,先做幾次的深呼吸,然後設定你的意念後,將這個意念帶入你所發出的聲音之中——若你想要透過哼唱共振你的大腦,便將這個意念集中在你的聲音之中;若是想要透過哼唱共振你的喉嚨或胸腔,便將這個意念投射於聲音之中(譯按:依此類推)。
在運用意念進行哼唱的時候,不斷地覺察意念哼唱對身體共振前後的效果——可以運用一樣的音高但置入不同的意念,也會有非常不一樣的效果;甚至可以在進行的時候改變音高——這一切取決於看你要如何運用。
諧音(Resonance)指的是一種頻率或音高,以及與我們相共振的聲音。改變我們所發出的音高,會影響聲音在我們身體當中共振的部位——越低的音,與高音比起來,通常會振動的部位比較會是下半身。只要在音高(pitch)上進行微小的變化,就可以影響到整體的共鳴。我們每個人所習慣(或使用)的音高基本上是不太一樣的,因此,以不同的音高進行實驗去找到自己感到最有共鳴的音高,會是最適合也最能夠與身體相共振的——當音高與意圖相結合時,這兩者在哼唱上所加乘出來的聲響,是最能夠影響你自己的。
記住,在哼唱時雙唇是閉合著的,若是雙唇微張或開口唱(譯按:那就不是哼唱humming了),一些能量會從嘴中散外面而不會留於體內;因此,為了達到最好的共振,請務必在哼唱時閉合雙唇。
若是要有多一點鼻腔共鳴的哼唱——讓鼻竇多一些共振的話,讓我們以多一點鼻音的方式去發出聲音——用「ㄏㄣ(HNNN)」發聲(譯按:將共鳴點放到鼻腔);若換成用之前的「ㄏㄥ(HMMM)」,會感覺到共振是在身體比較低的部位——大概在喉嚨或胸腔的部分——不管是哪一種都很好,一切取決於自己想要什麼樣的共振與效果。而針對鼻腔共鳴的部分,另外可以在哼唱的時候,試試看將舌頭頂至上顎,以及將舌頭平放兩者之間的差別。
而當你將「呼吸、意念與諧音共振」這一切要素運一起用在聲音當中時,即會有非常震撼的體驗。
記住,當你在哼唱上練習得次數越多,在轉化的體驗上就會越加地深刻——建議你,每天可以花至少5分鐘的時間進行哼唱的練習。
請務必回去閱讀前3篇文章(譯按:本文最前面已為大家整理出前三篇文章的連結,可以直接點入閱讀),文章當中有許多非常棒的資訊,即便我只是略提了哼唱方面的許多益處——當你發掘得越多,獲得的驚喜也就越多——若是想要透過哼唱共振鼻腔製造一氧化氮(Nitric Oxide)或產生退黑激素(Melatonin)時,覺察自己當下的頻率與意圖;若是想要體驗深度的放鬆(deep relaxation)和紓壓(stress reduction),可以試試看將結合各個不同的共鳴點與意念來進行。
我相信,這篇文章對於大家在「意識哼唱(Conscious Humming)」上會有不錯的幫助,尤其是在現下的時局,像這樣的的練習是非常重要的,同時也是終生可以運用的,至少對我來說是這樣的。
下一篇文章「迷走神經調頻」,我們將要來探討「迷走神經(vagus nerve)」對於我們的健康與聲音之間的關係和重要性。
原文作者:Jonathan Goldman(強納森・高曼)/翻譯:劉偉菁(傾・聽・心・聲 Healing Good Music)
本文由美國Jonathan Goldman’s Healing Sound授權「傾・聽・心・聲」翻譯,原文請見「Healing Sound官網」;如需轉載,敬請註明出處、原著者與譯者。
*特別聲明:傾・聽・心・聲(Healing Good Music)所翻譯、撰寫與發表之文章,不代表任何醫療立場,亦不鼓勵民眾於病痛之時不尋求正當醫療管道,水晶缽、水晶豎琴乃樂器而非醫療儀器,不可藉以取代專業醫療;此外,「聲音療癒」係自我的探索及身心釋放的輔助管道,不可完全取代醫療;如有相關需求,請務必尋求醫療管道,以免耽誤就醫。
Share this:
請按讚:
相關
Related Posts
Ashana,來自天堂的水晶缽吟唱天使之聲
Ashana的名字,是在「新世紀音樂(New Age Music)」中非常著名的歌手,同時,也是一名世界公認的水晶缽歌手。 她的音樂有著獨特撫慰人心的魅力,結合 …
Share this:
請按讚:
集結力量、美與智慧為一體的——葛利果聖歌(Gregorian Chant)
印度音樂大師Hazrat Inayat Khan曾提過三種基本語音類型和它們的特質和基本屬性,那便是「力量」、「美」和「智慧」。
Share this:
請按讚:
「知道」與「不知道」並存的山海大地之聲——Mafana 樂團
傾聽心聲在前幾週介紹了一些國外的音樂,至次,讓我們回到臺灣,聽聽來自東海岸、融合了不同族群的歌聲——MAFANA。 也許,鮮少人知道他們,但他們的能量正在醞釀著 …
Share this:
請按讚: